如何打好政策“组合拳”?下半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应怎样发力?其他政策空间还有哪些?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共同发力
6月中旬,政策利率密集调降,公开市场操作(OMO)七天期逆回购利率、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标志着货币政策率先发力。同时,6月26日,财政部部长刘昆作了关于202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报告指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六项工作,包括“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等,业界对于后续财政政策端“组合拳”发力预期增强。
【资料图】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李建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形成合力,将是接下来打好政策“组合拳”的一个重点。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就是要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从而使得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推动经济整体好转。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也认为,预计货币政策将由“观察期”进入“边际宽松期”,不排除继续降准、降息,结构性政策工具继续发力可期。但因为今年5%的GDP增速目标完成压力不大,政策力度或以托底经济为主,强刺激的概率小。
“财政政策方面,预计下半年政策将加力护航经济平稳恢复,呈现出‘先提速、后加量’的特征。”伍超明进一步表示,优先加快落实已出台的政策工具如专项债、减税降费等,随后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出台增量政策,财政贴息和政策性金融工具或为主要抓手。
为何财政和货币政策要协同发力?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记者介绍道,在实际操作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民间投资需求,也可以通过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对各类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减免,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
具体来看,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认为,财政政策方面有可能在三季度加快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及家居消费的政策性支持,支持各地更大幅度的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等,并将继续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效能,全面支持扩投资、促消费。
李建杰预计,下半年财政端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撬动作用。通过带头示范作用,盘活激活民间资本、刺激社会投资、需求复苏。
就业、产业、投资政策协同配合
事实上,在6月中旬货币政策率先发力后,不少宏观政策也陆续出台。比如,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业界认为其肯定了家居消费对于带动居民消费增长和经济恢复的积极作用,政策信号强烈。6月30日,央行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指向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码”。
李建杰认为,除财政与货币两大宏观政策之外,产业、科技、社会等不同层面的政策都对经济工作的好坏有直接影响,具体的政策要求体现政府的特定目标。例如,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等。
冯琳表示,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力度预计将进一步加码,这包括增加针对相关企业的扩岗补贴额度,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更大幅度的金融、财政扶持等。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也对记者表示,当前需要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来刺激就业和产业发展,例如,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提供贷款便利和减税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和扩大生产。同时,可以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劳动力适应新的产业需求。
袁帅补充道,从产业政策看,可以通过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从投资政策看,可以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
在宏观政策合力影响下,受访专家对下半年经济增长也持有乐观预期。冯琳认为,预计伴随一批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措施持续出台,三季度经济复苏动能有望转强,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有望走出趋势性回升向上势头。这将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有效对冲外需放缓带来的影响,为完成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夯实基础。(本报记者 刘 琪 韩 昱)
来源:证券日报
关键词: